|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吕剧论谈

吕剧论谈

关键词:吕剧,论谈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博兴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dbx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720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吕剧源流及发展
    吕剧,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年青剧种。在解放前较长的时间里,它以“化妆扬琴”的形式,活动在广大农村集市。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它很快成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到五十年代末,全省已有近三十个吕剧专业团体先后成立。不仅山东省内,就连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南方的江苏省、以及西北的新疆等地,也建起了吕剧专业团体。
    吕剧,是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省戏改组定名的。当时只有两个吕剧专业团体: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省吕剧团是解放后组建的新型专业艺术团体。济南市吕剧团是有鲁声琴剧团改称的。它的前身是解放前长期活动在济南商埠一代的化妆扬琴──艺和班。
    化妆杨琴,(或上妆琴书)是有琴书演化来的。当初因演带有驴子的戏《王小赶脚》,也被称为驴戏。从形式看,它与当地流行的跑驴跑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驴戏起源于博兴、广饶,后在胶东广为流传。随着吕戏剧目的丰富,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扬琴戏、捋戏、迷戏、蹦蹦戏,都是指的这个剧种。
    山东琴书到驴戏
    山东琴书最初叫扬琴,也有叫打扬琴的、唱小曲的,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后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东乱、北路、南路琴书三大流派。其叫法也不想同,如商业兴自称改良扬琴;邓九如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直今。
    约在一百多年前,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活所迫,四处掏荒要饭。有不少人,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在长期的流浪生涯中,他们还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约在一八九六年前,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有力的推进了演唱艺书的发展。艺人在演唱中,为了更多的招徕听众,增加收入,便不断地探求新的艺术形式。擅唱工的艺人,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而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便致力于新的表现形式的探索。时殿元、崔心悦、譚明伦等,把《王小赶脚》改成化装演唱,便是这种探索的结果。
    从形式上看,琴书属于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发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现,并有生、旦、丑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体感很强。它本身就为向戏曲化演变,孕育着内在的因素。因而时殿元等人从群众喜爱《王小赶脚》的化妆上演得到启发,逐渐把琴书中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小节目,如《站花墙》、《兰桥会》、《登云休妻》、《鸿鸾喜》、《丁僧扫雪》、《拾玉镯》、《王定保借当》、《三打四劝》、《后娘打孩子》、《王天保下苏洲》、《王汉喜借年》等,改为化妆登台,从唱琴书发展成了演小戏。[凤阳歌]也逐渐演化成了吕剧的基本板式──[四平调]。由于剧目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儿媳、公婆等男女爱情、家庭论理的戏,而且情节逼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受群众欢迎,因此不少唱坐腔(山东琴书)的艺人,先后改演小戏,在胶东、鲁北一带流传开来,如蓬莱、掖县的蹦蹦戏,济阳一带的迷戏,都属于流传后派生的。流传越广,叫法越多。有的说叫捋戏,因为伴奏主乐器是坠琴,拉时是用四个指头上下不断的捋弦;有的说叫闾戏,意思是属于街坊邻里的家乡戏;有的还说由于艺人外出搭班,都是一村,同姓同族,甚至是一家子或两口子,所以叫吕戏。那时的流动小戏班都来自博兴、广饶,对这种形式,艺人则称为化妆扬琴或上妆扬琴。
    化妆扬琴进济南
    二十年代,随着济南商埠的开放,化妆扬琴带着满身的土音和乡气,也挤入了这里的娱乐场所。在一些小书场或茶社里显露风菜。好称曲山艺海的济南,早以成为曲艺家云集之地。琴书也是这里早就熟悉的曲中之一了。对于化妆扬琴的声腔,人们并不生疏,而对那幽默自然的表演风格,朴实感人的故事情节,都颇感新颖。因此很快它就成为济南观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小戏了。
    化妆扬琴进入济南前,先在黄县、文登、日照、栖霞、莒县、掖县、蓬莱、潍县、惠民等地流动演出。小戏班多者有十几人,少者只有几十个人,他们有过说法,叫作七忙八不忙。由于伴奏和打击乐都是演员自兼,七个人演起耒就显得忙乱,八个人演起来就不显得忙乱了。随着剧目的不断丰富,化妆扬琴首先吸收了京剧的表演技巧。如生、旦行当的走相和手势动作,开始都是学自京剧,锣鼓经则学自柳子戏。有时还和五音戏、京戏合班同台演出。如时殿元的小戏班,二十年代前后,长期于当地的京剧子弟合为一班流动演出;三十年代义和班在济南新市场,经常和五音太斗邓洪山(艺名鲜樱桃)搭班同演。这都是化妆扬琴在演唱方面提高较快的重要原因。
    在济南的化妆扬琴小戏班,多有博兴、广饶的艺人组成。他们都是农闲来济南组班唱戏,农忙回家收割种田。开始以济南新市场为活动中心。后来扩大到西市场、大观园等地。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三四个小戏班,常年在商埠一带演唱。老艺人达到五六十人。随着戏班的流动,名称也时有变更。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七七”事变以后,多数艺人回到家乡,剩下的艺人便凑成了一个艺和班维持演出。尤其到解放前两年、艺人多到外地寻找出路,义和班人员所剩无几。直到解放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支下,义和班才又重新组织起来。
    现将个班底分别介绍如下:
    黄家班,这是很早进入济南的化妆扬琴戏班,有十几人组成。主要演员有黄维祯、黄维信、黄维范、黄子修、刘力贤、马成业等。民国十年(1921)前后,由广饶县魏家庄来济南,在新市场凤顺茶园演出。当时的凤顺茶园是席棚式,土台子。院主张凤池也是广饶人,唱琴书处身,并和刘力贤是亲戚。在他们和力经营下,化妆扬琴有了较好的情景,艺人也一度频繁往返。不几年张凤池把席棚换成砖瓦房。凤顺茶园便成了化妆扬琴的主要演出场地。
    父子班,有博兴刘官庄艺人组成。因大都姓张,又叫张家班,如张家宇(领班班主)张玉生(又称张大牙)张传河、张文忠、张翠霞、张翠云、张传东、张传海、张财源、张明然等,有几十个人。多在新市场北的民乐茶园演出。约在二十年代末。“五三”惨案前来新市场组班演出。“七七”事变以后,戏班解散,多数回家。张翠霞、张翠云、张传河、张文中等先后加入了义和班。
   同乐班,有时殿元、刘欣武、刘立贤等广饶艺人于三十年代组成。此班流动性较大,人员常有变动。如薛金田、宋力修、李同庆(薛金田的徒弟)也多搭此班。先后在大观园、劝业场等地演唱。“七七”事变后并入义和班。
    庆和班,是个较老的小戏班,在胶东组成。三十年代初来济南,在新市场凤顺茶园、西市场的振成舞台演出多年。有殷毓庚(领班)、殷毓汉、郑江田、刘全中、朱春盛等。后并入义和班。
    义和班,“七七”事变后由几个小戏班留在济南的艺人组成。殷毓庚为领班。由殷的结拜把兄弟形战成义和班的主体。把兄弟的顺序是郑江田、殷毓庚、程立孝、张连祥、阎宗先(园主)、时克远、刘全中、张传诲。此外,还有张传诃、张文忠、张翠霞、于廷臣、候振南、张翠云、李同庆、刘欣武、王素菁等共廾几人组成。最初是在济南新市场的凤顺茶园演出。(原院主张凤池不久死去)后有他的儿子张树桢和继母张凤鸣管理小园子)四十年代初,义和班在大观园新新舞台东边的一个席棚小戏院内演出。后又改租新新舞台。院主是李新亭。
    化妆扬琴进入济南前,多以盘凳子(拉地摊)的形式出设在大小城镇的集市上。进入济南后多是固定在小茶园,小戏园演出,双方签定合同,所有收入和院主二八分帐(院主得二成,艺班得八成)。逢年过节时收入尚好,平时则廖廖无几。没有收入就借债,挣钱后再还上。他门多半没有家,演完戏大家就挤在后台过夜。吃的是地瓜面,衣服也是冬不保暖、夏不遮体。义和班虽然实行一人一份的分成,但演员顾上吃的不多,大部分艺人要找话干,如卖烟卷、卖糖、出苦力、拉详车等。
    从扬琴到吕剧
    1948年济南解放后,在政府及文联的支持和帮助下,义和班又重新组织起来,艺人不仅有了保障,艺术上、政治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51年建立了民间职业性的鲁声琴剧团,並先排演了《张大娘被骗》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1953年改为吕剧前后,又排演了现代戏《光明大道》、《小女婿》、《明明上当》等,为戏曲反映现代生活做了很大努力。同时还整理演出了传统戏《王定保借当》、《逼婚记》、《小姑贤》等,都是五十年代很受群众欢迎的好戏。1954年华东戏剧观摩会演中《光明大道》获剧本奖、演员奖。时克远获演员一等奖。1962年晋京演出《闹房》、《逼婚记》受到朱德、董必武、聂荣臻、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鼓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逼婚纪》再次受到李先念同志的赞赏,並于1979年拍摄了电影。
    在解放后的短短几年里,吕剧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並获得了不少成绩和荣誉,除本身早己具备群众喜爱的特点外,主要是解放初期遵照毛主席、周总理对文艺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除整理了部分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一批新剧目外,还对音乐唱腔进行了充实和改革。使吕剧不仅在艺术上渐臻完美,同时还保留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从而使解放前形式简单的化妆演唱,很快成为全省重点地方戏曲之一。
    化妆扬琴曲调虽少,变化颇多,而且优美动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从剧本看,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大部分剧目故事情节细腻,群众语汇丰富,唱词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流畅,唱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可是在内容上表现婚姻、爱情、家庭道德伦理,和以“三小”为主的戏占比重很大,音乐也是缠缠绵锦,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增加表现力、扩大适应性,从五十年代初,一些音乐工作者即在原来(风阳歌)的(四平)、(二板)的基础上,吸收了梆子、茂腔、京剧等唱腔的音乐节奏、旋律,演唱方法的某些特点,溶化在化妆扬琴的板腔之中,使化妆扬琴的演唱和打击乐的表现力大为增强,形成了吕剧的一套完整的戏曲表演艺术。
    在改革中,山东省吕剧团(山东吕剧院)和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李二嫂改嫁》的创作演出,不仅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观赏,作为地方戏曲搬上银幕也是比较早的。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鲁声琴剧团也在同年改名为鲁声吕剧团,1956年3月改为国营、同时改名为“济南市吕剧团”。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543-2166169 传真: 邮箱:boxingzaixian#163.com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昌街道胜利一路409号 邮编:256500
Copyright © 2004-2024 博兴在线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