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游艺于“现实视界”与“历史视界”的李放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楼主回复
  • 阅读:7100
  • 回复:1
  • 发表于:2018/12/16 11:46:58
  • 来自:山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游艺于“现实视界”与“历史视界”的李放
杨 峰
李放简介:男,1958年出生。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是河南省艺术专业第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正教授,郑州大学书法学专业的创始人,原郑州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出版个人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合编教材多部,主持完成《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史展区布展文本》(国家重大课题子项目)的编制。学术专著《苏轼书法思想研究》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国家级书法专业最高奖)理论奖。书法功底深厚,诸体皆能,尤以魏碑、行草见长,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奖,并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了大型个人书法作品展。出版有《李放书法作品集》、《李放书作》、《中原书风代表人物——李放》等作品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书法》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其书法成就进行报道。
 
我与李放并不熟悉,也没有太多的交集。两次短暂的见面,都是在2017年12月在郑州举办的《红色土地 墨韵光州》书画展上。第一次是开幕式中,很多人都在场时的匆匆一面;第二次是两天后,他带着一队学生去参观画展,我在懒悟大师的画作前,又旁听了他给学生们做的细致讲解。
然而我对李放的家庭却有着一些他人不知道的了解。当然,这个了解都来源于文字,来自李放母亲汪道淑老师2015年的那本《写给亲人和朋友的书》。
汪老师说,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老伴2010年患了脑梗,行动不便。儿女担心他一旦病情恶化,再也不能出门。商量着,趁春日融融,一起上阵,陪他出去旅行。计划分作三步走:女儿先从北京来郑州和大哥会合,一起带老人坐高铁去西安,最后由女儿陪同乘飞机去北京。轮椅可以上火车,坐飞机就打包托运。千里迢迢,坐着轮椅,去看西安古都、兵马俑、始皇陵……是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李放是位孝子,难怪做母亲的会感觉幸福,并引以为自豪。
但汪老师心中有一个结,感觉愧对童年的李放。

李放1958年出生在沈阳。沈阳曾是日本占领区,解放初期,缺乏中文教师,都是潢川师范毕业的李放父母,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边疆来到沈阳,在沈阳教授中学语文。1961年底,刚刚三岁的李放又随父母下放到潢川县官渡中学校,在那儿度过他的童年。汪老师回忆道:
“在乡下教书,最让我揪心的是对不起大儿子,他在集上理发染了头癣。从此,我学会了理发。煎熬四年,儿子头癣才治好。头癣好了,手脚又皲裂,顺手纹漏出粉红的嫩肉。常年服用灰黄霉素害了胃,酒精抹到裂口上疼痛难忍,孩子遭了多大的罪。更难心的是担心初中毕业要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手脚开裂如何下水田?那时,连身边留一个孩子的政策都没有,何况我们都是牛鬼蛇神!所以县里成立京剧团,选拔他当演员的时候,我们同意让他去了。
“一个新成立的县剧团能有什么前途,孩子太小,没上完学,实在于心不忍。孩子更渴望学习,一心当个画家。幸好1977年恢复高考,报名不受限制,孩子、大人决心一博。他聪明好学,边演出,边备考,拼上了命。虽没读过高中,终以优秀成绩一举考中!由于心中没底,不敢报更高的志愿,成为信阳师院中文系的一名大学生。几十年他学而不倦,已是正教授了又去攻读博士,终成为知名学者了。”

农村的条件虽然苦,但***中相对于城市,冲击却又小了一些。被下放的那些“牛鬼蛇神”们,也让小小的农村中学,成为藏龙卧虎之地。在学校这文化气氛浓郁的小环境里,在叔叔阿姨们的关爱帮助下,李放及弟弟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当时,潢川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上海美专毕业、刘海粟的学生郑仲良先生就下放在这所学校。汪老师说,写标语时,都是由郑仲良老师在墙上写好美术字字框,再由她把红色填进去。
李放的父亲李健民出生于息县北部乡绅之家,后来考入潢川师范,爱诗歌,爱书法。因为曾在独六团当过几个月文书,办板报练就一笔好字。汪老师回忆,正是一本笔记本上工工整整抄录的普希金诗歌《我曾经爱过你》,俘获了她的心。李放的童年虽然吃了一些苦,但家庭中诗书字画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李放回忆说,父亲是他最早的书法启蒙老师。他5岁开始跟着父亲写仿字,仿的也是父亲的字。父亲先写一个帖,然后让他照着仿。李放从小喜欢写写画画,6岁时的绘画曾在《小朋友》杂志刊登。
正如汪老师回忆所说,在1972年年初,不足14岁周岁的李放便参加了工作。因为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他被特招,到潢川县文工团当学员,做舞台美工、办画刊兼做演员。这期间,他学会了唱“样板戏”,画大幅毛主席像,也画水粉画,作木刻套红,绘画作品入选过全省组织的专题美展。在文工团的6年,他又唱又写又画,一路高歌,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样的生活一直延续到1977年考入信阳师院中文系。
一晃就是四十年。
2018年6月3号上午9:30,由郑州大学和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教育委员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协办,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承办的“十年一剑——李放书法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恰逢李放六十周岁之时,也正逢郑州大学书法专业创建十周年之际,可谓喜逢两庆,意义重大。

李放教授是郑州大学书法专业创始人,长期从事书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在开幕仪式上,郑州大学***副书记李兴成代表主办方讲话,肯定了李放的成绩。他说:“李放教授于2008年到我校任教,是我校书法专业创始人,此次展览将展出李放教授在我校工作十年间的精品书作近百余件,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李放教授高雅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境界。这十年,也是我校书法学专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十年。从200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书法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10年开始培养书法本科生,2014年招收第一届古典文献学书法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2016年在张海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下,成立了郑州大学书法学院,这也是我国首个综合大学成立的书法学院。可以说李放教授是郑州大学书法学专业和书法学院建设、发展的组织者、领导者、见证者。”
李放的书法风格整体以魏碑见长,碑帖融通更好。前些年书界即有“书法大省看河南,河南魏碑看李放”的说法,被誉为“中原魏碑第一人”。有关李放先生个人的书法艺术成就,各种评论及赞誉车载斗量,这里仅选取一篇信阳籍著名书法家、书法评论家西中文先生的文章,该文刊载于2015年08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宽博大气 文人书风——李放书法艺术浅析
“嵩岳逸韵——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汇集了郑州大学美术学院30多位专业教师近300件作品。其中,郑州大学教授、书法学系系主任李放的魏碑风格书法作品篇幅巨大、风格鲜明,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创新。
李放先生是我的同乡,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后又师从欧阳中石先生攻读博士,毕业后任郑州大学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河南省较早取得博士学位的书家。李放的书法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全、精、雅。
所谓“全”,是说他兼擅诸体。李放于楷、行、草、隶篆皆有涉猎,都达到了一定的造诣。不但如此,每一种书体他还能写出不同的风格。比如楷书,不但能写始平公造像的风格,也能写张黑女墓志的风格;行草书不但有二王风格的作品,也有张旭、怀素、苏轼风格的作品。李放书法以魏体楷书和行草见长,然其篆隶也写得很好。篆书有天发神谶碑的笔意,又受清末诸家的影响,写得天骨开放、雄健大气。
书家偏工者多,兼擅者少。欲诸体兼擅,非有广泛的涉猎、深厚的积累不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李放的各体皆能,大约与教学的需要有关,久之便造就了这种可贵的素养。
其次是“精”。李放之于诸体,不是止于“会写”而已,而是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他善于从各体各家的不同风格中挹其精华、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比如魏楷,他取始平公的方笔峻厚之势,而弃其中的夸张尖棱,从而变得温醇峻厚。而其用笔的稳重朴厚、笔沉墨实,不难看出其师欧阳中石先生的影响。
李放的篆书师法清人,摒弃铁线一路,比较注重用笔的起收转折、提按变化,于圆浑的线条中时见方笔。方笔写篆是当代的一个趋势,然贵在恰到好处,过犹不及。李放的方笔乃是方中带圆、方圆兼济,与一味方笔峻折拉开了距离。李放的行草书主要取法二王,参以旭素、东坡,提按变化丰富,使转精致到位,结体宽博大气。
再次是“雅”。观李放作品,雅逸娴静之气扑面而来。气息是书家禀赋的体现。书家人格禀赋的高下雅俗,在其作品中皆能见其端倪。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欧阳中石先生也讲过“书面文心”。攻读博士期间,他写出了20多万字的《苏轼书法思想研究》学位论文,对苏轼的哲学思想、书法理论、尚意理念的形成发展及影响等各方面都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李放自己曾写了一篇比较重要的学术论文《认识书法传统的“现实视界”与“历史视界”》,李放认为,“书法传统”是以历代名家、法书楷范序列显示的代表社会主流倾向的书法价值观。它不是客观历史的本然存在,而是人们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对书法历史认识的结果,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此文借用解释美学的理论,通过对中国古代“帖学”、“碑学”和当代书坛流派认识书法传统的“现实视界”与“历史视界”的对比分析,揭示关于书法传统的认识与时俱进的必然性,强调重新全面地认识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是我们构建新时代书法艺术理想的前提条件。李放强调书法传统、“历史视界”、“现实视界”、时代发展并重。李放说,书法艺术理想是当代书法“继承”与“创新”最现实的结合点。
李放先生不仅仅是这样说,而是这样去践行的。
周俊杰先生认为,李放的书法作品既有经典传承,又具有时代气息,同时体现了个人对书法的理解。“他的篆、隶、楷、行、草五体书等作品,表现了书法家非常过硬的基本功。”“作为一个书法家,这个展览是一个高水平的展览。作为教育家,实践证明,他做得也很好。”“中原人那种质朴大气、为人豪放真诚,我觉得在李放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先生说:“李放艺舟双楫、学艺相承,是一位在学术和创作这两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书法家。李放的书体比较全,五体都有尝试,且都写得不错,突出的感觉是他的魏碑。当代书法创作总体上大字创作比较弱,李放的大字魏碑写出了自己的特点,难能可贵。”

中国书法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周斌说:“他不仅能够把书卷气融入到书法艺术,而且他能够把碑帖艺术很好的、完美的结合起来。他写大字有宽博的气势,他写小字具有文人书卷气的这样一种雅致和精致。两个方面综于一个书法家身上,那是很了不起。”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在给《李放书法作品集·序·熔碑铸帖,推陈出新》中,亦高度肯定了李放在书法传统的“现实视界”与“历史视界”的成绩:

清末以来,碑学兴起,成为与帖学并行的一大书法流派。河南洛阳是魏碑的故乡,魏碑的圣地,河南书家习魏碑的人数众多,有成就者可以说是代不乏人。李放便是当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和河南同龄书家相比,李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李放是一个高学历的书家,曾在欧阳中石先生的指导下取得书法博士学位。因此,对于书法,不仅有实践的历练,更有理论的观照和历史的解读。在书法实践上,他虽以魏碑为主打书体,但他却是把魏碑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阈中来看待和把握。因此他的魏碑书法既有碑派的生拙和朴厚,又有帖派的灵动和娴雅。
其次,李放长期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由于教学的需要,各种书体都必须有良好的基本功。其楷书以《张猛龙》《张黑女》为圭臬,时掺苏轼笔意于其中,端方遒逸,娴雅和穆。其行草书取法王羲之《圣教》《十七帖》,怀素、孙过庭作品等,用笔飘逸流畅,翩翩有林下风致。隶书宗《华山》《礼器》,篆书亦有经纬。四体中以楷书、行草为佳。一个书家能做到四体皆能,绝非易事,而四体之中,有强有弱,也属正常。
再次,李放的书法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他的大字书法上。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留下来的书法作品以小字为主,尤其是帖派书法。碑派中虽有少量大字作品,如《石门铭》《白驹谷题字》《经石峪》和一些摩崖石刻,但为数不多。大量的碑刻墓志仍以小字为多。大字书法的兴起,是近代的事情,尤其是中国书协和一些社团专门举办大字和榜书展之后,由于其视觉冲击力和展厅效应,引起不少作者关注和参与。大字自有其独特的书写要求和方法,并非小字的简单放大。不经过专门训练,单凭写小字的功力和经验是写不好的。我们欣喜地看到,李放创作的多幅大字作品雄浑而不粗野,简约而不凋疏,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功底和驾驭笔墨的能力。
最后,李放书法在碑帖融合方面做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李放视野广阔,碑帖积之有素,因此,他具备融会碑帖的基本条件。多年来他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我们看他的楷书虽以碑派为基调,但明显有着帖派的空灵和雅逸,用笔也不限于碑派的方笔和中锋,时有圆笔侧锋掺杂其中,使得其笔法丰富而多变。行草书虽胎息二王、怀素,但起笔处每每间用方笔,显得沉稳厚重,无虚浮之感。李放在对两派风格兼收并蓄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构建自己的书法个性语言。


四十年前,童年的李放,感受到那种诗书画的家庭氛围。
四十年后,“十年一剑”个展的空前成功。
而这四十年中,李放又付出了多少的心血与努力。
汪老师说:“我的大儿子是传奇”。张海先生说:“真诚希望李放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对家乡来说,李放就是我们的骄傲!


  
  • 暮光薄荷
  • 发表于:2018/12/17 12:26:34
  • 来自:山东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好。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