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农村的墙体宣传

  • 作者:好姑娘
  • 阅读:3234
  • 回复:11
  • 发表于:2010/12/6 17:42:36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从农村墙体宣传看中国社会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到70年代末以前,墙体标语的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重大政治举措的宣传。广东省东源县义合村苏围自然村的“中国农村五十年沧桑历史标语展”便是历史的最佳见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人民公社好,三面红旗万岁!”,“农业学大寨奋战三年,普及大寨县!”,“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翻身不忘***,幸福不忘毛主席”,“破四旧,立四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字里行间洋溢着巨大的政治热情和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极大肯定。这些内容体现了泛政治时代政治在整个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主要因素。人们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都被赋予浓厚的政治色彩,甚至于不存在单纯的个人行为。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多受国家和领袖的影响,自主意识比较差,个人的价值很少受到尊重和认同。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墙体标语内容发生了微妙变化,政治意味较浓的内容依然存在,但宣传经济、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的标语逐渐增多。典型的例子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沿着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走下去!”,“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人人有责!”。这些标语以更加理性的口吻宣传着我们的重要方针政策,标语的内容则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由政治向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发展转移,开始关注个人的生存状况。经济利益日益受到重视,个人的思想也逐步趋向多元和自由,开始出现对传统信仰的否定和动摇,以致于一部分人走向另一个极端。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墙体标语则呈现出内容的极大丰富。政治、经济、社会服务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领域都被广泛涵盖,政策的宣传往往被铺天盖地的各类广告所淹没。这一时期墙体标语的突出特点有:一,经济方面的内容更加凸现。从经济政策的宣传到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广告,到农村致富信息,都可以在农村和道路两旁的墙体上看到,甚至于学校、医院等传统的事业单位也粉墨登场。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想结婚,买宗申”,“清华同方”,“时风时风,路路畅通”,“牛羊配种”,“博望中学,成材摇篮”,“看眼病,请到光明医院”等等。二,社会服务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增多。这方面的例子有:“电话叫,电工到”,“农村信用社是农民的贴心人”,“中国联通,亲情相伴”,“护林防火,人人有责”,“讲文明,树新风”等。三,计划生育的宣传仍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但这一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明显地表现出与经济和社会效益相联系的特点。典型的例子有“少生快富奔小康”,“出外务工,不忘计生”,“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优生优育,勤劳致富”,“关爱女孩,关注健康”。

    这个时期墙体标语的涵盖面之广是过去任何时候都远远不能相比的。它反映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个经济主体甚至于每一个人都力图在这个经济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经济关系成为联系人们的主要纽带,经济利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思想更加多元与自由,思路也更加开阔,初步具备了现代人的主要特征。


    中国农村的墙体标语折射出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特别是1978年以来社会的加速转型。整个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联系人们之间关系的纽带、社会的运行方式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向着现代化的方向、现代社会的目标不断前进。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以上照片均在菜园村拍摄



  
  • 作者:bxzxym
  • 发表于:2010/12/6 17:46:41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长时间没看见这样的画面了!
  
  • 作者:支持中国
  • 发表于:2010/12/7 5:55:45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主题太好了,如果能坚下来,一定是、、、、、、、、。
  
  • 作者:油篓子
  • 发表于:2010/12/7 10:06:20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特殊风格的,很古老的宣传画。人人都能勾起那段深深的回忆。。。。
  
  • 作者:忘情
  • 发表于:2010/12/7 10:51:10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候老是去认上面的字!

 

  • 作者:寻梅
  • 发表于:2010/12/11 15:39:03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每天都路过,越来越不清楚了
  • 楼主 作者:好姑娘
  • 发表于:2010/12/13 14:46:26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油篓子 发表于 2010-12-7 10:06:20 :
特殊风格的,很古老的宣传画。人人都能勾起那段深深的回忆。。。。

 小时候上学的路上,就是有他陪伴的....
  • 楼主 作者:好姑娘
  • 发表于:2010/12/13 14:47:32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引用:原文由 匿名游客 发表于 2010-12-11 13:29:53 :
让我想起小时候...

  是啊,怀念是时候的美好时光啊....
  • 作者:了烦得智
  • 发表于:2010/12/13 17:19:21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拍下来当做历史资料,这种宣传越来越少,楼主很有眼光啊。辛苦了。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