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我的骑行日志(野狼3)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17 17:42:18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4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天冷了,骑电动车很受伤,于是大家纷纷在腿上盖上一件衣服或者买那种现成的棉帘子遮挡风寒。在骑行的路上突然看到一个早上往县城赶班的女子的这土方法很有意思,就是把衣服搭在腿上后再把袖子放屁股底下坐着,推荐给大家,省却路上不断整理衣服的麻烦。









你看明白了吗?我可不知道她是怎么绕的。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18 9:57:08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4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17日5:30)沿着县医院向湖滨方向骑行,走到溢洪河桥时发现水面上水气很重,立马就感到这个地方可以出日出的好片子,就耐心的等待,果然叫我拍到了一组自己认为还算拿得出手的一组云蒸霞蔚大片,刚上班就悄悄干点私活传上来,供大家欣赏并给于指点: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18 9:57:47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4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19 9:31:47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博兴县
  1. 25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是站在溢洪河向西拍的 现场看着不咋地 但拍出来景色也很不错的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19 9:37:08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博兴县
  1. 25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清河人家————住在小清河岸边上的一户人家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19 9:38:3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博兴县
  1. 252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19 9:41:31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博兴县
  1. 25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这一组照片是在小清河北岸向下拍摄的 , 棉花开始大面积成熟了,棉农们直接住在了田间地头,晚上防盗,白天采摘.辛苦劳作....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20 17:24:11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25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山东理工大学校园内的一条小径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30 21:22:51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25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黎明前的黑暗里的骑行

        10月28日,4:30在闹铃不厌其烦的躁动之中挣开猩猩的睡眼,快速起床,快速穿戴,快速上路。。。。还好,路灯是亮的,尽管天空锅盖一样的黑。
        
        我的出发地点是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南门,空寂的马路没有一丝的躁动,静静的仿佛夏日里好不容易入睡的婴儿一般享受着黎明先前的恬静,间或一溜烟似的走过的早市马达在我看来也是莺歌燕舞细语轻声。 啊,好美呀!

         城市的路灯总是那么明亮地照亮夜路的行人,桔黄色的灯光在有些凛冽的寒风里带给行路人些许暖意,义无反顾地上路了。。。。

        走过青银高速立交桥,快进入桓台境内的时候,归张店区的路灯就在准时关闭了。霎时,暖暖的周围呈现出了令人毛骨悚然恐怖的黑夜,来不及散发热量的根根汗毛激灵一下落入空灵。

        天哪!黎明前的黑暗!

        好在桓台县的路灯不是红头文件规定的一个时间节点,直到我的单车走到了少海北路时才熄灭。

        东方还是顽固的黑,周围还是森森的静,再亮的单车手电也仅仅是在车前划出一条白线,看不清路,摸不到边。

        突然,乡间小道上生出了一条飘忽的黑影,第一反应的我立即下意识的右手狠狠捏闸。。。。咕咚。。。你知道的。。。。我一个前滚翻,被翻飞的单车摔在了路中。我到时从容不迫,可看看对方造成了筛糠的兔子——-已经吓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哆嗦。。。。

      算了,看看自己没有受伤,周围又黑不透风
,就远远的说————-你没事就走吧————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0/30 21:48:36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25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路过起凤的时候熄了已经昏暗的车灯,咬牙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全程51公里,也许对于职业队员来说这也许远远不够炫耀,但是对于我这样的土八路确实有点吃不消。

路上带的小卡片相机也拍了几张,传上来做记录吧。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 15:39:22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25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10月19日下午,两人相约骑车淄博,在经过少海北路上的一个小果园时,发现里面有几颗柿子树,正好休息一下,顺手拍了几张。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 15:46:11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25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路过红莲湖时,忍不住又端起相机,算是行程记录吧;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 16:02:24
  • 来自:中国 山东 山东
  1. 25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10月24日施工盯控,6:00的时候一切就绪了,自己就忙里偷闲,再次来到拍过一次的椒园村西南角大湾旁,静静等待恩泽万物的红日上升上枝头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1 16:37:53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博兴县
  1. 26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日子久了,也许看客并不多,总之感觉随着天气变冷,这里的人气日渐稀落,发帖的不多,回帖的更少,但不管怎么着写给自己,就当是一本《日记》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1 18:57:04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6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助学之路

今天是121110日星期六,6:30天刚蒙蒙亮,我就和同事从博兴起程了,天气预报今天又中雨,局部大雨,但是考虑到时间关系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助学之路。




730到达淄博,沿张博路南行,然后又经过蒲松龄故居时觉得肚子有点饿了,看看再不吃饭也恐怕前方进山后找不到就餐点了,就在路边找了一个卖火烧的早餐店吃早餐,油炸的鞋底状火烧还很有滋味,又要了四个馄饨舒舒服服的吃饱了早餐,我们四人又上路了。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1 19:01:08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6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深秋的山景从窗外匆匆飘过,或裸露的岩石、或茂盛的野草、或金黄的树木、或葱绿的麦田、或满挂金黄果实的柿树,都让久居城市的我们十分享受,不顾山风小雨摇下车窗贪婪地呼吸和欣赏着。我手中的照相机一刻也没闲着,远景定格近景飘忽不定,但一律都不管效果的将看到的蔓延山景纳入其中,心里再三嘱咐自己:放松、放松、放松……












过了最高峰的垭口,车子开始顺坡而下,发动机的声音舒坦了好多。路过一个山角,看到几颗柿子树在雨中向我们招手,于是,停下车来踩着湿滑的陡坡攀上树枝。今年柿子不值钱,荒郊野外的柿子树上仍旧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只可惜没有预先准备工具,低处的都被行人摘了,高处的用手也够不着。小张年轻,体态轻盈地爬上树枝使劲摇晃,于是天上的毛毛细雨顿时变成了柿子雨,纷纷掉落。这时候的柿子基本都熟透了,一部分掉到地上就摔成了柿泥,一部分掉进野草里就完整保存下来。我们也没有带包,只好将雨伞反过来把捡到的柿子倒进去,一会就捡了很多。我拿起一个摔裂的一捏,软软的,掰开一看就觉得好吃,放进嘴里真的很甜,连续吃了三个,就是最后一个有点涩涩的感觉,那就是没有熟透的了。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1 19:02:17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6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10点,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到了西河镇田庄小学,今天是星期六,学校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嚣,静悄悄的十分安静,校门口挂着一块“淄川区张庄乡珍祥小学”的牌子。我们走进校门,直觉上就有了一股十分清爽的好感。迎面是一座两层小楼,背后就是青山,西侧有一排平房,用作学生和教职员工食堂,东侧的院墙上是黑板报,靠墙而立的还有两个乒乓球桌和几个健身器材。院子正中竖立着一座石像,是一名戎装的军人,底座上刻着“戎马终生真乃军旅楷模,忠诚处事堪作时代表率——-纪念田新祥同志”的字样,两边各栽有一颗青松,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旁边树立的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十分抢眼。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1 19:04:00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6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正出神观察间,田同立校长快步迎了出来,把我们让到了他的办公室兼宿舍,室内的家具很简单,一个上下两层的铁床,一台电脑,一个桌子,几把椅子。我们说明了来意,刘成喜所长也向双方作了介绍。随和的田校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和我们要捐助的三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再三代表困难学生、家长、学校向我们表示了感谢之情。时间紧迫不容过多寒暄,我提议直接去三个孩子的家里探望。山乡小村新修的水泥路不能通行汽车,我们就打上雨伞,带上两桶食用油步行上坡。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1 19:05:07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6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0龙卷风0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2/11/11 19:17:29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26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第一家是离学校最近的一个五年级学生家(因为学生着想此处隐去学生姓名,后面也将几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简化处理),学生的父亲在坡下迎着了我们,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院墙里面和一个杂物棚子还没有上泥,裸露着红砖,我们要资助的学生懂事的在屋门外站着迎接我们,打上眼一看我就觉得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眼神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里面有一种成熟和笃定,真应了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立马我就觉得这个孩子选得好。屋里很乱,是农村人家习惯随手乱放和女主人不在家的那种乱的叠加,我送上我们集体的捐助款和一点生活用品,男主人显得很激动。。。。。。孩子很懂事,我把她单独叫到院子里拍了几张照片,还给她和爸爸照了一张合影,从孩子不经意间的一行一动里,我观察到了这个孩子的不易,也暗暗坚定了要进一步资助的意愿。

第二、第三个学生的家离学校较远,我们上车走了一段距离后下车,沿着蜿蜒的小路走了三、四里路的样子,才到第二个学生家。这家的最主要情况是孩子多,三个孩子,家里没有什么生活来源,孩子面临辍学的危险。见到我们,孩子的家长用农村人特有的质朴语言一直不间断的说着感激。

第三家是今年已经上五年级的小女生,她们家在高高的山坡上,蜿蜒曲折的小路陡峭泥泞,七拐八折后才到。这家院子里晾晒着柿皮、柿饼、玉米等,错落有致,进到屋子里,看到尽管比较简单但十分整洁,处处透露出女主人的勤快。孩子的爸爸也没在家,外出务工去了,爷爷奶奶在家和我们寒暄着。孩子很腼腆,不爱说话,拘谨地站在一边,听她妈妈介绍,听说我们快到了还躲了出去,是妈妈刚刚喊回来的。

(学生的姓名不公开,照片也不上传了,理解吧)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