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是离学校最近的一个五年级学生家(因为学生着想此处隐去学生姓名,后面也将几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简化处理),学生的父亲在坡下迎着了我们,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院墙里面和一个杂物棚子还没有上泥,裸露着红砖,我们要资助的学生懂事的在屋门外站着迎接我们,打上眼一看我就觉得这个眉清目秀的孩子眼神和同龄的孩子不一样,里面有一种成熟和笃定,真应了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立马我就觉得这个孩子选得好。屋里很乱,是农村人家习惯随手乱放和女主人不在家的那种乱的叠加,我送上我们集体的捐助款和一点生活用品,男主人显得很激动。。。。。。孩子很懂事,我把她单独叫到院子里拍了几张照片,还给她和爸爸照了一张合影,从孩子不经意间的一行一动里,我观察到了这个孩子的不易,也暗暗坚定了要进一步资助的意愿。
第二、第三个学生的家离学校较远,我们上车走了一段距离后下车,沿着蜿蜒的小路走了三、四里路的样子,才到第二个学生家。这家的最主要情况是孩子多,三个孩子,家里没有什么生活来源,孩子面临辍学的危险。见到我们,孩子的家长用农村人特有的质朴语言一直不间断的说着感激。
第三家是今年已经上五年级的小女生,她们家在高高的山坡上,蜿蜒曲折的小路陡峭泥泞,七拐八折后才到。这家院子里晾晒着柿皮、柿饼、玉米等,错落有致,进到屋子里,看到尽管比较简单但十分整洁,处处透露出女主人的勤快。孩子的爸爸也没在家,外出务工去了,爷爷奶奶在家和我们寒暄着。孩子很腼腆,不爱说话,拘谨地站在一边,听她妈妈介绍,听说我们快到了还躲了出去,是妈妈刚刚喊回来的。
(学生的姓名不公开,照片也不上传了,理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