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人能走多快的是能力,但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细节。
给别人一个明确的答复,凡事都有交待,这就是最好的人品。

“收到”是一种尊重
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会差
朋友小A在一家公司做行政。
有天下班了,小A接到领导临时指示,明天公司团建骑自行车,要求所有员工穿运动鞋。
小A立刻在公司微信群发通知,最后还特意叮嘱“收到请回复。”
同事们陆陆续续回复了,但很晚了,还有2个同事没有回,小A赶紧给他们打电话。
结果一个说看到了,就是没回;
一个觉得是小事,认为小A特意打个电话是小题大做。
“我就一直担心,那个没接电话的女同事第二天会不会穿高跟鞋不方便长时间骑车。到时候,领导又觉得我没有通知到。”
小A说,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发通知。
“发通知这事,虽然简单又无技术含量,但最考验人的耐心。”
隔着手机屏幕,我们永远不知道对方的等待有多焦急。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发通知的那个人呢?
当你的信息发出去许久,只得到零星回复,你是否会焦虑?会担心?
“收到”两个字,花不了你1分钟的时间,但是对通知者而言,是一种证明和交代。
“收到”两个字,虽然简单,却体现了将心比心。
懂得将心比心的人,能够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品不会差。

能力决定你走多快
人品决定你走多远
之前在媒体工作的时候,带过两个实习生。
一个叫小B,小伙子名校毕业,见识广、文笔棒、悟性高、有激情。
还有一个叫小C,虽然也是科班出身,但却有些木讷,虽然肯吃苦,但悟性不高。
两人之中,我更偏爱小B一点。
但没想到转正的时候,小B反而被分到了其他采访组。
作为实习老师,我有点疑惑,问主任:
“主任,我们组为什么不要能力相对强一点的小B?”
主任没正面回答,却说“你去群里发个通知,让他俩把这两篇稿子发一下。”
过了一会儿小C在群里回复收到,而小B没有。
主任问小B:“我在群里说让你把那篇稿子发一下,你还没发吗?”
“什么稿件?我不知道啊。”小B划了一下自己的微信。
站在他旁边的我,其实已经看见他的微信群上没有未读消息的提示了。
这条消息他看过了,只是没有去做而已。
年轻人天天手机不离手,连回复两个字的时间都没有吗?
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两种人当中只选一种,你会选择哪一种人呢?”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人品。
从回复信息这么一件简单的小事,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人品。

“收到”这件小事,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别人通知一件事,回复一下:“收到,谢谢。”
别人问你一个问题,知道且愿意回答就回答,不知道不愿意就回一下:“不了解。”
别人给你发的消息,你在很久后才回复,请先说声抱歉,再好好聊聊……
这个世界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忽视收到的信息。
但是对于发消息的人而言:宁愿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
给一个明确的答复,凡事都有交待,这就是最好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