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清明的由来与风俗

  • 老顽童
楼主回复
  • 阅读:1687
  • 回复:6
  • 发表于:2019/4/4 8:41:43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一觉醒来,清明已到!
     清明节又称为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它传承了中国传统的祭祀文化,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分,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慢慢形成挖墓坑时,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清明的由来与风俗


     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途中,介子推曾割肉熬汤救其命,但他即位做了国君后,独独忘了封赏介子推,介子推不争不抢,带着老母亲悄悄去绵山隐居了。晋文公听说这件事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介子推避而不见。有人献计,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但不曾想,为明志守节,介子推抱着老母亲,焚身于大柳树下。晋文公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这天为寒食节,不可用火。
相传介子推与老母亲焚于大柳树下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生。晋文公便赐名老柳树“清明柳”,且晓谕天下,把寒食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风气更盛。到了唐代,清明扫墓习俗在民间大规模流行起来,还出现了很多官吏因回乡扫墓,而耽误职守的事,为此,唐玄宗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颁布政令,清明到来时,与寒食节一起放假。
     1947年清明时节,中山县某机构工友轮流返乡省墓,代工人员关于工作时间的报告。(中山市档案馆藏)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融合并取代了寒食节与上巳节。除了扫墓外,寒食节的蹴鞠、荡秋千、冷食,上巳节的上巳郊游,都变成了清明节的规矩。
     北宋时,珠江沿岸已普遍兴起清明扫墓风俗。每到清明,这里的百姓都会去扫墓,剪除墓地周围杂草,用白色墓纸、冥钱遍布坟头,并用小泥团压住,之后摆糕饼、蛋品、猪肉等供品并跪拜、燃香、焚冥宝纸钱。
  
  • 南风过境
论坛达人论坛达人
  • 发表于:2019/4/4 17:31:16
  • 来自:中国 山东 滨州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显示全部
学到了
美妆小达人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