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人为乐类
1.助子完成角膜遗体捐献显大爱
王素英,女,1972年12月出生,阳信县梨乡嘉园小区居民。王素英儿子周先生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离世,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2015年,王素英因胃癌做切除手术,艰辛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屋漏偏逢连夜雨,2022年,儿子不幸患上癌症,对于王素英无异于惊天噩耗。
2022年底,儿子病情恶化,年轻的生命无法挽回。在最后的时间里,儿子说:“我还年轻,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如果实在治不好,就把我的遗体捐了吧,这样我这20多年也算活的有意义。”大多的亲人朋友建议“入土为安”,对于捐献遗体的事不赞同、不认可。最终王素英还是选择按照儿子的意愿,将遗体捐献给医学机构研究,希望将来能救治和儿子一样受病痛折磨的人。
2023年2月19日,王素英将孩子的遗体和角膜分别捐献给了滨州医学院、山东省眼库,生动诠释了大爱无私的精神。
二、见义勇为类
1.不顾危险冲进厨房帮邻居灭火
巩宜远,男,1969年7月出生,滨城区北镇街道姜家社区居民。年前腊月二十二晚上,许洪针七十多岁的老伴熬制猪油时忘记关火就上床睡觉了。
后来,在另一卧室陪孙子玩耍的许洪针上厕所时才发现厨房里火苗已经冲到了房顶,急忙呼喊老伴。老伴虽然已经将油锅放到地面上,但有肺气肿的他喘着粗气,没法再进一步行动。巩宜远听到有人高呼失火了,向外看去,发现一路之隔的邻居家着火了。
他立马跑来冲进厨房,将老人拖拽了出来,又回到房间将冒着火的油锅端到外面。随后又和赶来的邻居用灭火器控制住了火势,最终在赶来的消防队员努力下将火扑灭。巩宜远右手因烫伤严重作了住院治疗。2月1日,许洪针将印有“大火无情人有情、赴汤蹈火真英雄”的锦旗送到巩宜远手中表示感谢。
三、诚实守信类
1.村书记践行承诺推动村庄建设
李宝亮,男,惠民县大年陈镇大崔联村“两委”成员、党支部书记,中共党员。2014年上任后,李宝亮对全村村民承诺:要让村里的路灯亮起来,并在一年内解决村内道路坑洼不平的问题。
之后,农电线路改造新铺设线路1000米、安装路灯50多盏,不但使村内的路灯亮了,回村的路灯也都亮了起来。2014-2017年间还自费负担路灯电费3000多元,解决了大崔村长年夜晚村路黑暗的情况。他带头捐款,铺设村内道路,修建广场、村办公室,还为村内购买了音箱和电脑,组织文艺演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每逢过节李宝亮都组织村理事会为老年人送米送油等生活用品,让他们感受到村集体的温暖。率先在全镇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带头领办农业种植合作社,增加村民收入。李宝亮说了算、定了干,赢得了村民的称赞。
四、敬业奉献类
1.用真心助学生成长
邱冠娜,女,1980年1月出生,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张集小学教师。2000年,进入农村学校教学,那时候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学生们的家庭条件也普遍不好,有个同学中午不回家,就在学校随便吃个馒头喝点凉水就打发了,导致他经常在下午训练时肚子疼。她发现后,就每天中午为他炒个菜、熬个粥。
中午吃上了热饭,下午训练时肚子疼的情况基本没有再发生。2021年,响应号召交流轮岗,她主动申请去了开发区最偏僻、条件最不好的张集小学。通过精心教学,第一学期末,班级成绩由全区倒数第一上升到全区第四名。
班里有个女生因和父母有矛盾长期失眠,她知道后细心开导,联系了海燕社区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并积极和孩子家长多次沟通,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和父母消除了隔阂。
五、孝老爱亲类
1.好女婿用爱撑起一个家
王金鹏,男,1983年10月出生,山东京博装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职工。近十年来,他在岳母瘫痪在床、岳父去世、妻妹尚未成家、孩子年幼的情况下,用爱撑起了一个家。
2012年,岳母突发脑中风,一年多的时间,反复病发住院十几次。他陪着岳父一次次的跑医院、找专家,曾一天辗转滨州、淄博、济南求医,最多的一次连续20多天在医院陪护。岳母出院后,为了帮助岳母尽早恢复,他主动申请调整了上班时间,白天上班,下班后就陪着岳母做恢复锻炼。还专门到中医院咨询医生,学习护理按摩知识,坚持为岳母洗腿泡脚、推拿。后来医生知道了他的事,还专门到家中看望他岳母,并现场给他做示范。
在他们夫妻的精心照料下,岳母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起来。然而不幸再一次降临,2014年3月,岳父突发脑溢血去世。岳父去世后,妻子这边家庭的重担需要他来撑起。患病的岳母、没出嫁的妻妹、刚上小学的儿子,他没有丝毫沮丧退缩。他常说:“作为家里的男人,我要带好头。”
来源:文明滨州
精彩评论 共 0 条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