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论

  • 关注官方微信

    本地事早知道

    博兴在线官方微信
  • 下载APP客户端

    享受深度精准服务

    博兴在线APP
  • 博兴在线抖音号

    发现家乡趣味视频

    博兴在线抖音号

博物馆藏千秋韵心安城市梦生根

头像 04-12 · 发表于博兴 4708阅读

站在博兴县博物馆门前,龙华碑上的北魏隶书在阳光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千年文明密码。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这里不仅是文物的守护者,更是"心安城市"建设的文化引擎。当我们在北朝佛像的慈悲微笑中驻足,在吕剧艺术的婉转唱腔中沉浸,在老粗布织机的经纬交错中沉思,便能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安身、安居、安业、安康、安心”的理念早已融入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

微信图片_20250411203553.jpg

一、安身:文化地标中的精神原乡

博物馆所在的市民文化中心,前有董永公园的孝德流韵,后有麻大湖湿地的生态画卷,构成了博兴人"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节点。馆内10000平方米的空间里,16000余件文物跨越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形成完整的历史脉络。北魏太和二年的金铜佛像,衣袂飘飘间凝固着信仰的温度;隋代龙华碑的书法艺术,见证着汉字从隶到楷的蜕变。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博兴人精神原乡的具象化表达。正如展厅留言簿上一位市民所写:"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坐标。"

微信图片_20250411203513.jpg

二、安居:城市记忆中的幸福密码

博物馆的五个主题展室,犹如五扇时空之门。在"博昌永兴—博兴历史文化展"中,观众可以看到从蒲姑古国到现代新城的变迁轨迹;"红色革命史文物展"里的支前小推车,讲述着红色基因的传承。这些展览不仅是历史的陈列,更是城市记忆的活态延续。

当博物馆的"红色革命史展"走进锦秋社区,当"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展"巡展至龙华寺遗址周边村庄,文化的种子便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正如退休教师王振华所说:"展览让老房子里的故事走出深闺,让我们更懂得守护这座城市的烟火气。"

微信图片_20250411203429.jpg 三、安业:从故土耕耘到乐业新篇

博物馆的展陈中,时光以老物件为笔,老灶台的烟火气、在泛黄的旧粮票、斑驳的农具与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勾勒出博兴人“以业立家、以技传心”的奋斗图谱。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布满时光印记的物件、触手可及的生活场景、代代相传的手艺与汗水诉说着:所谓“安业”,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让乡愁有处可依、让梦想落地生根的温暖现实。当年轻人在老物件前驻足,当长者在新图景前微笑,博兴的发展便有了最动人的注脚:此心安处是故土,故土之上有新业。

微信图片_20250411203518.jpg

四、安康:艺术疗愈中的生命哲思

博物馆的佛教造像展厅,南北朝佛像以慈悲之姿传递着东方智慧。观众在欣赏"博兴微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禅茶一味"的意境。

在"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展"中,100多处古迹的保护故事,让市民认识到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的共生关系。正如文物保护专家所说:"守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绿地。"

微信图片_20250411203524.jpg 五、安心:文化传承中的城市温度

博物馆的公益活动,让文化传承更具烟火气。"小小讲解员"培训、"文物进校园"等活动,每年惠及3万余人次。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龙华寺的故事,当非遗传承人在展厅现场演示老粗布织造技艺,文化的火种便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微信图片_20250411203547.jpg 从龙华寺遗址的晨钟暮鼓到现代新城的万家灯火,博兴县博物馆始终是城市的文化灯塔。当我们在南北朝佛像前感受信仰的力量,在老粗布的经纬中触摸文明的温度,便能读懂这座城市"心安"的密码,它不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精神的富足;不仅是空间的宜居,更是文化的传承。


来源 | 博兴县文化和旅游局

下载博兴在线APP 查看全部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城市号”合作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精彩评论 0

头像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客服 客服

客服

博兴在线客服 客服

13396281169

在线时间:8:30-17:30

博兴在线客服微信

客服二维码

微信 微信

微信

博兴在线官方微信

官方二维码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

博兴在线APP

APP客户端下载

置顶 置顶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