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妈妈和奶奶的教育方式谁更好些

  • 功败垂成
楼主回复
  • 阅读:1011
  • 回复:8
  • 发表于:2015/6/9 6:01:12
  • 来自:山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博兴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关于看管孩子的问题上,现在家庭一般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妈妈有个不错的工作单位,而单位的产假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长的能到六个月就已经是很不错了,那这种情况呢,妈妈假期满上班去了,宝宝交由奶奶或姥姥看管。另一种情况呢,妈妈所在的单位效益一般工资不怎么样,而奶奶姥姥在经济上或可资助一下,宝宝由妈妈自己带。
       那么究竟妈妈奶奶谁带孩子更科学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妈妈自己带孩子的,在科学育儿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在遇到育儿盲点的时候会借助现代工具,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信息,借鉴一下参考一下。但年轻妈妈会缺乏足够的耐心,同时90后甚至80后都会有玩手机上微信,刷屏这些比看孩子不知道要有趣多少的娱乐甚至是心里寄托的行为。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负面影响的行为,那在孩子身边玩手机,孩子首先对这些画面移动很快的东西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和刺激,所以你在等于巩固强化孩子对手机的认知。当有一天你会采用非常手段制止他玩手机时,你会发现难度有多大,可是你未必认识到那是你亲手教的。同时在生活上,年轻妈妈在做辅食的时候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欠缺,更很少有妈妈为宝宝忙半天喂一口得耐心,这样就形成了孩子进食量较大的方便型速食型半成品或成品的食物,这些食物造成的后果是孩子的脏器功能多多少少收到损害,毕竟半成品也好,成品更甚,食品添加剂防腐剂那是必不可少。这是不及奶奶姥姥的一方面。利的一方面呢,妈妈看的孩子基本都不会太娇惯,毕竟妈妈自己带孩子,还要有大堆的家务要做。那再来说一下奶奶姥姥带的孩子,孩子在饮食上基本不会有大的问题,不科学除外,老人们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做好每一餐,哪怕孩子就吃几口。呵护程度是妈妈的几倍不止。但奶奶姥姥看的孩子,基本听不到哭声,因为隔代人本身对孩子那份感情以及年龄上因素,老人们听不得孩子的哭声。岂不知,孩子的哭声除了病痛,疾饿,不适。仅仅是淘气的话,那哭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坏处,只是起到了强化心肺功能的作用。此外,由于老人们过度制止孩子的哭声,久而久之,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会觉得哭是一种错误。哭,是一种大情绪,步入社会的人们都一种很深的体会,当负面的情绪有一定的积累后,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排解,哭是一种最好的排解方式。那当孩子在小的时候,形成哭是一种错误的时候,成年后的他,何以解决自己负面情绪的积累?值得一说的是,特别多的不良发泄方式是这个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再就老人看孩子,孩子的诉求极容易满足,在老人那里,孩子听不到“不”字,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没有明确判断是非的概念,换言之,孩子会很自私,因为太孩子眼里,一切为他所用。养大孩子不难,难的是养好孩子。家运的消长,全在孩子。有钱人可以说给孩子挣下足够他一生消费的财物,但,你有没有自问,你给孩子传授他驾驭财物的能力了吗?所以,不管妈妈奶奶谁看管孩子,给与他能力,才是根本。品味一下,你会发现,孩子这里真没小事。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9 9:42:51
  • 来自:山东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超对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11 11:13:00
  • 来自:山东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使用人群极广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12 17:17:40
  • 来自:山东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大致情况都是这样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13 14:05:24
  • 来自:山东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爱孩子就给他提供最合适的,与金钱无关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13 17:26:02
  • 来自:山东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都是出于爱孩子的目的,但谁考虑过后果,恰恰这才是关键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13 17:27:46
  • 来自:山东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专家提出给孩子适度的爱,请做到为了你自己的孩子,溺子如杀子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18 12:07:09
  • 来自:山东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取长补短,形成互补应该是最好的方法
  • 春华秋实
  • 发表于:2015/6/21 8:49:25
  • 来自:山东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孩子稀缺是事实,但孩子的稀缺不应成为溺爱孩子的理由,我们可给与孩子的只有孩子自身素质,能力,以及综合性的无上限提升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